6月8日,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全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视频调度会议,各地区安委会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监管处室负责人、各企业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陈刚书记、吴晓军省长在全省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暨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工作要求,通报了近期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专题点调西宁市、海北州、省国资委、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家单位,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认真落实省安委会专项行动工作总体部署,迅速行动,印发方案,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5月份以来,我省共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32起,死亡13人,受伤31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0起,西宁市等地区以及交通等重点领域事故起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行业部门监督检查不深入,地方政府推进专项行动不够有力等问题。从调度数据来看,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依然存在数据报送不及时,质量不高、把关不严,重大隐患排查不精准、判定不严谨,企业自查自改不认真等突出问题。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要牢牢把握陈刚书记、吴晓军省长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十个一”责任清单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十个一”工作制度,按照“想问题、抓落实、找规律”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立即行动起来,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一是认清形势,盯紧盯牢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强化监督监管力度,盯紧盯牢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深入整治违章作业、外包施工安全监管缺失、有限空间风险辨识不到位等突出隐患,加大风险辨识力度,采取各项管控措施,坚决刹住生产经营事故多发频发势头。二是提高认识,抓好专项行动任务落实。要认真核对,提高调度指标数据报送质量,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如实报送工作信息和相关指标数据,确保报送及时、台账清晰、有据可查。要加强重大隐患整治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挂牌督办、现场核查的方式确保整改到位,坚决防止重大隐患变为事故。三是加强培训,精准查找科学治理重大隐患。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坚持“先培训、再排查”,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深入学习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22个行业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以行业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等一线人员为重点,切实提升隐患排查的深度、准度、细度。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作用,通过“开小灶”“重点帮扶”等方式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科学治理重大隐患。四是压实责任,着力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采取通报、约谈、处罚等方式督导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十一个”工作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专项行动。要严格监管执法,对未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未配足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五是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体系。按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畅通举报渠道,实行查实重奖机制,鼓励“内部吹哨人”和全社会匿名举报,充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把安全生产举报作为安全生产社会共治的重要手段,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上报隐患”的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氛围。